阴霾不会一扫而空,阵痛在所难免,但春天终将到来。
本报记者 李硕
这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
时间的门槛不容停留,回望过去的364个日夜,商业世界伴随着疫情升降在期待和彷徨中摇晃多次,摘掉口罩的日子仍不知何时,但行程码已成为封印的历史,我们不需要再去应付随时被中断的生活。
这一年,疫情、国际局势以及行业本身的瓶颈,令化妆品市场失色。1-11月,国内化妆品零售总额下滑3.1%,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
这一年,化妆品新品、展会数量骤减。诸多公司推新计划延迟,大量化妆品展会、行业会议一再延期,多数被挪到了下一年。
这一年,市场端的“寒气”向供应链传导。俄乌冲突之下,化妆品原料、包材成本几度飙升,一批化妆品工厂在订单争夺中倒下,仅上半年就有超160家工厂销证。
回望这一年,国内大多数化妆品工商企业营收仍低于2019年,工厂、品牌商、代理商、店主们在观望、反思、冒险或混乱中度过,这是崩溃的边缘,也是新生的前夜。
除去疫情,化妆品市场低迷的另一原因是底层创新不足。为打出差异化,2022年,化妆品厂商瞄准独家原料,特色植物原料升温,合成生物被争相追逐。
2022年,化妆品人不再谈论红利。“烧钱换市场,赔钱换规模”的打法不再匹配流量红利见顶的现实,电商巨头们开启了二次创业,强调控制运营费用,降脂增肌。
2022年,是化妆品公司高层大换血的一年。资生堂中国、爱茉莉太平洋中国、LG生活健康都宣布了新任领导者,丝芙兰甚至迎来了两次,新掌舵人或许将带领这些公司驶向不同的方向。
2022年,是化妆品公司合纵连横的一年。欧莱雅投资闻献、资生堂联手创健、贝泰妮注资方里、上海家化投资节气盒子,“从1到10”的项目孵化成为大公司争夺市场的常规武器。
2022年,是化妆品产业加速洗牌的一年。新 “105条”的发布令委托生产者高度紧张,越来越多化妆品公司将“产品自主备案”视作品牌可信度的有力背书。
风雨如晦的2022年就要过去,春天终将到来。中国化妆品产业今天经历的一切,是中国整体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十几天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第二年强调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要求2023年经济工作“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2023年,“稳中求进”同样是每个社会单元的主题。阴霾不会一扫而空,阵痛在所难免。每家公司、每个家庭、每一座城市和村庄都要接受洗礼,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化妆品企业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2023年,化妆品人将迎来最忙碌一年。回店的顾客、积压的展会、待上市的新品、跑市场的行程,两年的量合为一年,化妆品人面对面交流、业务洽谈的频次将前所未有地密集。
2023年,在忙碌的同时,化妆品人还必须慢下来。从追热点和快速迭代,转向关注产品开发时长和产品迭代次数,以及在配方、原料、提取技术乃至功效验证上的全方位成果。
2023年,化妆品品牌面临存量竞争的挑战。在市场环境饱和之际,品牌竞争将逐步告别价格战、流量战、浓度战,进入心智争夺阶段。决策者需要重新思考竞争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消费者沟通。
2023年,化妆品市场监管强度不会减弱。一批配套法规亟待落地,行业将更加规范,合规成本也将随之提升。降本增效之下,化妆品企业仍需走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最后,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再次接受我们的祝福,2023年,风雨后期待彩虹,愿你平安、充实、一往无前。
往期回顾
一批美妆品牌倒在了2022丨年度盘点⑦
2022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店榜正式揭晓
2022中国化妆品百强代理商榜出炉
巨头争相发力,中国美妆市场稳了丨每周一话
国际大牌集体出逃,TikTok美妆品牌TOP10出炉!
原创文章,作者:化妆品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10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