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妆市场结束了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已进入“去存量”阶段。
本周,国内彩妆市场传来两个大消息。一是风雨飘摇的露华浓关闭天猫旗舰店;二是高歌猛进的e.l.f 突然宣告离别中国市场。
不同于身陷破产泥沼而自顾不暇的露华浓,e.l.f 退出中国市场更偏向“主动的策略调整”——最新季报中,这家公司全球业绩增长超36%,利润过亿元,并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
e.l.f的主动退出向行业传递着警示信号:当前,中国彩妆市场的竞争强度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一个品牌在海外做得好,不代表能玩转中国市场。
如果说2017年——以化妆品消费税下调、完美日记横空出世为标志——中国彩妆市场进入井喷期。那么五年之后的今天,随着YES ! IC、Huda Beauty等的陆续离开,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市场已结束了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走向“去存量”阶段,而发生这一变化的背后有以下四点原因。
首先,大牌平替饱和。
相比对极致性价比的推崇,在高端化这件事上,许多彩妆品牌是浅尝辄止的。
2018年,M·A·C线上零售额超越曾经的彩妆界王者美宝莲时,有观点认为彩妆市场正经历消费升级,大众彩妆市场正被专业彩妆蚕食,不少代工企业补充高价位彩妆线,推出品质、设计上更高级的产品系列,高端化成为许多彩妆品牌努力的方向和愿景。
然而一年后,以疫情为催化剂,“平价路线”成为更多品牌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选择,高端化被集体遗忘。如今,国内彩妆市场的竞争过多集中在“快速迭代”“极致性价比”领域,导致百元以下的平价彩妆赛道过于拥挤,去存量在所难免。
其次,过度关注年轻群体。
长期以来,国内彩妆市场内存在着具有不同购买力和品味的消费者,它们对应着不同定位的品牌。
然而,出于对“新消费”的刻板理解,亦或是讲好融资故事的需要,近五年创立的彩妆品牌大多将目标客群定为19-24岁的年轻人。不可否认,年轻群体乐于在社交平台晒产品、且消费力旺盛,但他们也会不断寻求新的东西,是个很容易被抢走的消费群体,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品牌业绩不稳定。
“只关注年轻人对品牌的未来增长空间会构成重大挑战。” 英敏特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70后、80后人口约为2亿,90后不到2亿,而“00后”人口数量缩减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只偏向年轻人群的厂商或企业品牌,在未来将面临人口数量困局的巨大挑战。
第三,流量变贵,原有方法论不可持续。
2021年后,以彩妆品类线上投流ROI走低为标志,彩妆在电商的高速增长已经告以段落。根据欧特欧的数据,2022年,包括天猫、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在内的全网彩妆、香水品类零售额976亿元,同比下滑17%。
更致命的是,由于重心未及时从营销转到产品上,大批彩妆品牌在烧钱买流量后,并没有烧出品牌忠诚度,复购寥寥,黯然离场在所难免。市场已用残酷的事实印证:“年轻化定位×全域种草×电商收割”的方法论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新规加速优胜劣汰。
五年前,国内化妆品上游供应链发育几乎成熟,产能充足甚至过剩,这是许多彩妆品牌实现极致性价比和产品快速迭代的土壤。
但如今,新规要求品牌方须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供应商遴选、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设备管理、产品检验及留样等管理制度;还应设立质量安全负责人,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放行职责。
长久以来,彩妆品牌看似门槛不高,实际上具有极高的隐形门槛,诸如库存管理、审美迭代等。如今,合规成本将彩妆的门槛再度拔高,经销商型彩妆品牌的出清不可避免。
记者:李硕
编辑:丁加林
-
“纯净美妆”被欧美消费者抛弃了吗?| 环球视野
-
情人节线上美妆销售榜出炉,国货第一你想不到
-
2023年第一波进口化妆品大清理来了!
-
首次披露业绩!这家彩妆企业去年卖了17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化妆品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14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