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作者 | 周至

来源 | 美业新纬度

近十年里,年轻化客群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出现,传统品牌缺乏转型和品牌升级的能力,逐渐失去竞争力,只能新瓶装旧酒,将所有业务设定为盈利导向,抓住机会攫取最后的利益。


毫不意外,美容行业再次成为了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对象。


2022年武汉美博会上,部分美容化妆品企业把“妆字号”产品当作美容针剂进行销售,甚至在展会现场由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注射。将只能用于皮肤表面的产品进行注射,严重违反了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相关规定,将产品和服务风险完全转嫁于消费者。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315晚会》节目截图


回顾过去几年的315晚会,医美行业都是绝对的“主演”,但几年来投诉量不降反升,2015~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至7233件,投诉量5年增长近14倍。


是315晚会的“杀伤力”不强,还是医美乱象顽固,市场难以整治?


01


315晚会的“杀伤力”有多强


提起“315晚会”,华容县的菜农依旧胆战心惊。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湖南省华容县插旗菜业在生产加工“土坑酸菜”过程中,工人脚踩酸菜、在菜坑中抽烟等卫生问题。


事件发生后,当地连夜对全县酱腌菜行业开展地毯式排查。


插旗菜业公司及责任人共被罚款548万余元,法人严钦武、监事谢政熙出质公司全部股权。华容县、君山区4名干部被停职或者免职。而当地芥菜产业遭遇“雪崩”,工厂停产、鲜菜滞销、产品下架……


因外界“谈酸菜色变”,如今的华容菜农开始弃种,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商家只能销售鲜菜,无奈之下降低利润;而还在从事酸菜制作的企业也不得不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加大投入,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被315晚会曝光后,华容县新建了大量标准化腌制池


就连芥菜加工的头部企业也受到了牵连,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公司整体订单比2021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一,“我们建厂是在2003年,到今年刚好是20年。去年是对全行业的冲击,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年,直到去年9月份我们才慢慢恢复”


作为维护经济市场秩序,推动依法维权的平台,每年的315晚会牵动着无数品牌的紧张神经,尤其是大众消费品牌,一旦被节目曝光,品牌就会被消费者鄙夷,过去的经营和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医美行业多次被315晚会曝光,却依旧乱象频发?


02

医美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从2016年开始,国家多个部门就开始对医美行业开展整顿,2021年以来,更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史上最严”政策法规,但结果表明,医美市场仍然存在虚假宣传、假货横行、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医美乱象屡禁不止,普遍认为是以下4种原因导致的。


1. 市场迅猛增长,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乱象滋生提供了最原始的动机。


2022年,轻医美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200亿元,消费人群也高达2000多万,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乱象滋生提供了最原始的动机。


2. 行业门槛高,专业的医师资源不足。


中国有1000多万轻医美消费者,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显示,合规的医美从业人员仅有不到2万人,非法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医美医师资源匮乏,使得越级服务、无证操作普遍存在。


3. 经营短视,水货猖獗


医美行业“暴利”外衣之下,是数万家艰苦求生的医美机构。机构在团队、营销方面做长期投入,再加上市场不稳定等因素,使得盈利前景堪忧,进而开始缩减产品成本,让大量假货、水货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医美产品供给大于需求,而申请可注射的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做三期临床试验,时间周期较长。为了不错过旺盛的市场需求,产品方频频打擦边球,使得注射“妆字号”产品成为常见现象。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315晚会》节目截图


4. 消费者认知不足,缺乏对“医”的敬畏


消费者对医美消费的认知不足,也给了假货可趁之机。对于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是受到社交网络的营销而选择医美的,自身对医美服务的合规与否缺乏判别能力。


另一方面,服务供给方抓住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诉求,通过对虚假案例的宣传和错误引导,让消费者降低了对风险的警惕。


315晚会后,针对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6家涉事企业,广州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行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对涉事企业进行核查处置,对涉事产品进行封存、组织开展抽检。


这样的曝光和查处行动,必然会再一次打击黑医美产业链,但真的能杜绝医美行业乱象吗?


03

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医美乱象中,传统美容院非法开展医美服务是典型代表。


在缺乏相关质和业人的情况下,院敢于开展医美服务,除了是利益驱使外,更重要的是传统美业品牌无法有效转型,只能“顶风作案”,在攫取利润的路上一路狂奔。


2021年年底,美发美容品牌“文峰”因员工的花式拍马屁引发了舆论关注。文峰宰客、不退款、违法做美容注射等话题在社交网络上被反复讨论,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介入调查。


面对舆论狂潮,文峰先是删除了公众号文章,紧接着关闭了官网。就在人们以为文峰要低调行事,进行整改的时候,文峰召集来自全国的900多名管理人员,悄悄开了一场全国大会。


在大会上,文峰创始人陈浩表示,文峰的错是“无形中犯的”,未来文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40岁以上有钱的、富人区客户。针对非法行医一事,陈浩则表示,“光天化日之下搞违法(不行),可以在晚上搞,关起门来搞是不是”。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文峰创始人 陈浩


2020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可诺丹婷等4家美容院“免费拓客,高价宰客”的行径,以及通过门店员工唱双簧,达成顾客成交甚至是去金融平台借贷消费的目的。


被曝光后,可诺丹婷紧急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已要求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跟进调查,并在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然后人们还没等来调查结果,就发现可诺丹婷开始陆续更换“马甲”。


据了解,近1000家可诺丹婷门店大部分已经更名为萱娅、上上美妍等多个品牌。


“他们对新顾客声称做了品牌升级,对老顾客则说原来的品牌倒闭了,拒绝退款。”一位读者告诉美业新纬度,新的门店里骗人的套路丝毫没有改变,“而且变本加厉,毫无底线”。


这两个品牌在被曝光后,为何不通过整改和提升服务品质来延续经营,而是用更隐蔽、换“马甲”的方式继续宰客、开展非法行医?


成立二十年左右,文峰和可诺丹婷已经形成了固化的经营体系和销售方式。近十年里,年轻化客群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出现,作为传统品牌,文峰和可诺丹婷缺乏转型和品牌升级的能力,逐渐失去竞争力,因此即便被查,也只能新瓶装旧酒,继续以销售驱动经营,抓住机会攫取最后的利益。


《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显示,过去5年,来自医美行业的投诉中,20~30岁的投诉用户占比超过60%。


年轻消费者不光有更强的维权意识,他们对产品品质的甄别能力,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方式都在不断进化。过度推销、高额储值、非法医美……都是传统美业品牌最后的“狂欢”。


1

END

1


关注:美业新纬度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编辑 | 柳 叶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美博会观察:把握“情绪”,才能“拿捏”年轻消费者

·生美手段医美效果?再生医学是皮肤管理的“救命稻草”吗?

·2022中国美业白皮书(4):25岁以下人群疯狂进场,消费却更自主

·2022中国美业白皮书(3):39%美容师大迁徙,美容领域哪些生意被蚕食?

·开除1名员工,皮肤管理店由亏损到月盈利10万元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洞见趋势/案例分享/独到见解

美业新知平台

陪伴美业人成长

“打脸”化妆品泛滥,背后是传统美业最后的“狂欢”

让我知道你在看哟

原创文章,作者:美业新纬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16831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16日 下午8:47
下一篇 2023年 3月 16日 下午9: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