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紧跟时代的变化,拓展门店业务。


《美妆头条 》新媒体


近日,卓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悦”)发布年报表示,2022年营收1.8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减少70.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同比增长177.4%。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卓悦作为香港美妆零售商的巨头,曾经的卓悦化妆品是许多游客到香港旅游的必逛店铺之一,其营收额曾一度达到3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28亿元)。自2016开始,卓悦连续6年亏损,亏损总额近10亿港元,门店数从47家降至10家,再加上创始人破产,去年6月正式在港交所停牌,卓悦从辉煌走向衰落。

从去年的净利润亏损2.1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90亿元),到今年净利润1.6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46亿元),尽管卓悦尚未摆脱危机,但这几年的转型中,卓悦似乎找到一丝希望。

01
创立32年
香港卓悦曾因债务问题走向末路

据悉,卓悦成立于1991年,由叶俊亨、钟佩云夫妇二人在香港创立。1996年,叶俊亨敏锐地察觉到日本美妆正风靡亚洲,率先引进日本化妆品品牌,引起抢购热潮,卓悦在1996年成为炙手可热的美妆集合店,成为香港领先化妆品连锁店之一。

自此,卓悦进入了一年增加数家门店的快速扩张期。其后十余年,得益于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开通带来的巨大流量,卓悦业绩持续上涨,于200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并在2014年达到了顶峰,46家美妆零售店,12家美容店、以及5家美容附属服务中心(美甲店等);年营收超30亿港元,利润超2亿。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而自从2016年开始,以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飞速发展,化妆品的购买渠道变得更为丰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加之各类新型集合店的涌现,以及疫情等因素加剧了卓悦的生存危机。

2016至2021年六年间,卓悦控股连年亏损,亏损总额近10亿港元,2020年3月,卓悦变卖了位于香港荃湾的卓悦集团中心总部以补充现金流。其门店数量也从巅峰时期的48家,缩减至如今的不足10家。

去年9月,卓悦创始人一家三口被申请破产,卓悦控股发出澄清声明表示创始人与集团已无关。然而,营收不断下降的卓悦此前已相继出售商铺、总部以偿还债务,并于去年6月在港交所停牌。

02
不止卓悦
传统美妆零售商形势危急

卓悦业绩连年亏损,甚至因债务问题走向末路,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电商的崛起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加之疫情常态化,十分依赖店面与人工的实体零售业再添愁云,另一方面,直播电商、海南免税的发展,香港化妆品店的主打价格差、信息差、以及产品丰富度的优势荡然无存。

此外,话梅、WOW COLOUR、黑洞等新型美妆集合店崛起,凭借一众新锐国牌与潮流服务获得年轻群体青睐,也给传统美妆零售商巨大的冲击。

事实上,不止是卓悦,传统美妆零售商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尤其是港资背景的传统零售商都面临着跟卓悦同样的情况,比如香港老牌化妆品零售连锁万宁集团创始人破产,遭遇清盘。

作为香港美妆集合店的早期开创者、香港最大的化妆品代理商之一,莎莎国际如今已没了半壁江山。据公开资料,2019年起莎莎国际便连续数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为3亿至4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莎莎国际旗下零售店共193家,对比2021年同期减少40家,其中港澳地区减少11家,内地减少27家。

与莎莎国际、卓悦被合称为“港式三兄弟”的屈臣氏,其今年市场表现低迷。据屈臣氏公布的2022年业绩,其中国区营收为175.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2.8亿元),同比下滑23%;利润为1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同比下滑59%。其营收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最大跌幅,比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还要糟糕。

从店铺情况看,屈臣氏全球店铺数从2021年的16398家减少至2022年的16142家。其中,中国地区门店数由2021年的4179家减少至2022年的3836家,关店数达343家。

一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卓悦、莎莎国际等港系化妆品连锁门店业绩集体下滑还和自身经营方式未因消费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有莫大的关系。企业的创新速度跟不上消费者变化速度,自然被年轻消费者所抛弃。再加上当下的消费者更接受直播、社交、社群等兴趣电商购物氛围,传统购物模式自然不受欢迎。

03
转型迫在眉睫
但转型路多艰

在多重夹缝中,传统美妆零售商也积极迈向了新零售转型之路,像屈臣氏、万宁、莎莎、卓悦等传统美妆零售商都向着新零售重构传统零售业态下人、货、场三要素,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

百强化妆品连锁蒜苗总经理陆永峰指出,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去拓展门店业务,抓住时代变化的每个节点,要敢于直面市场现状,辩证地看待当下整个市场环境,不能盲目自信,也不用过于悲观。另外,企业还要敢于去拥抱新鲜事物,积极寻找新的商机和机会,比如线下门店的会员黏性会比线上的会员更牢固,在做私域会员维护上先天优于线上。

1、卓悦

从2022年初,卓悦开始进行业务转型升级。首先,是优化门店数量,卓悦由传统门店转型为O2O门店,即依附线上渠道进行引流,优化购物体验的同时节省租金成本。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其次,在运营方面,2021年卓悦建立全球电子商务平台卓悦「香港猫HKMALL」网上购物平台,香港及国际品牌可透过44个渠道平台、向34个国家提供服务构建新业态模式,协助香港中小企商家转型,由传统旧业态转变成全域数字化新业务模式。

同时,卓悦还自设KOL直播间,跟随直播潮流培养200名销售人员在Facebook、YouTube等多个海内外直播平台上进行带货。截至2022年底,卓悦在所有平台上进行了超过2000次的直播,直播销售额约为5.53亿港元。

最后,在产品方面,卓悦把美妆零售业务拓展至“Beauty、Health&Lifestyle”三大品类货品,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包括延伸以涵盖移动电话等技术产品。

2、莎莎国际

莎莎国际在2000年就开始了线上业务的摸索,多年来也在不断扩展线上渠道。2021年,莎莎国际再次将重心转移到了线上,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搭建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抖音渠道等。并且为迎合内地直播的新趋势,莎莎也尝试在抖音进行直播带货,自建团队运营,以吸引年轻一代的顾客群。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目前,莎莎国际正朝着整合实体店与线上业务的策略性方向发展,积极实行跨境OMO服务,通过丰富中国内地零售业务的产品组合,加快独家代理品牌在内地推出的时间表,为顾客提供线上线下贴心购物体验。

此外,莎莎国际还推出在线、线下互通的电子优惠,美容顾问亦可伸延至在线与顾客互动,并且莎莎国际还与第三方平台foodpanda mall开展合作,为顾客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3、屈臣氏

作为零售代表,屈臣氏则是实行了O+O平台策略,完成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构建了一个用户精准垂直、数据精细度极高的私域生态。O+O能提供了包括小程序、社群、试物所、门店、BA企微等一系列触点,帮助品牌找到目标消费者,结合线下服务、体验和线上便利。

与O2O从零售商视角强调将“消费者从线上带到线下或线下去到线上”不同,屈臣氏实行的O+O平台策略,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同时融合线下及在线购物的生活模式。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在线下,屈臣氏一方面持续强化BA美妆个护专业技能及建立消费者关系的培训;另一方面,借助皮肤测试、SPA、化妆等服务提升体验。在线上,屈臣氏则打造了小程序、APP、社群、企微等多个触点,将线下门店与线上触点无缝融合,更好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需求。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此外,万宁线下门店也接入即时零售平台,增强门店数字化购物体验。在第四代门店中,万宁通过压缩人工收银系统,释放店铺空间,同时以外卖业务、云店、跨境及电商平台的形式布局全渠道。

泊伊美汇创始人吴栋在与美妆头条的采访中提到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再次是顺势而为,追寻流量,精准施策;然后是当断则断,关闭不盈利的门店;最后是以一种永不满足的心态去提升用户的体验,追求极致。

自今年取消旅游限制以来,内地和香港加速通关,到访香港的旅客人数达到约49.8万人,为2022年全年的82%。而香港亦通过多方面举措刺激零售市场复苏,预计2023年香港的零售额将同比上升13%,达到约3950亿港元。

对卓悦、莎莎国际等港资传统美妆零售企业而言,转型路多艰,但危机下亦带来机遇,2023年的经济复苏前景是积极而令人鼓舞的,找对方向、找对路,把握住机会,主动在经营上挖掘,止损增长依然有很大希望。


监制 / 黄志东  
主编 / 陈山花
作者 / 姚立凡
编辑 / 黄友枝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 关注美妆头条 ▼


​​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营收爆跌70%,传统美妆零售商该何去何从?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妆头条新闻官网


原创文章,作者:i美妆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0106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10日 下午7:49
下一篇 2023年 4月 10日 下午9: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