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图片直达
你好·新世界|2023医美前沿新品医学大会精彩图集
基础常识性的误区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从315当中我们想说的一个观点就是黑医美它不是医美,实际上连续两年的315晚会全部都曝光了黑医美,什么叫黑医美?实际上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的人员在操作医美项目,这样就是黑医美。
去年讲的是非法的培训班,培训注射班几天就培训出了医生,今年的晚会实际上提到的是美博会,还有一些上游的厂家,它的非医人员现场注射并使用化妆品,这是它集中体现的问题。
医美机构在化妆品使用时的一些法律常识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现在全国都在展开监管,尤其是针对化妆品的管控是特别严的。一定要从合格的厂家来购买,这也是你面对监管的时候要关注的问题。
签合同、支付款项要索取发票、进货的查验记录,这些都是日常要有的。同时在化妆品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要关注它的效期,给客人提供的护手霜过期的问题实际上体现出日常管理当中是有瑕疵的。
医美机构销售的化妆品如果进行了效果的宣传,例如美白祛斑是带有功效性的,那么必须要有化妆品的功效宣称评价才可以。
同时315晚会当中提到的化妆品的注射,那一定是被禁止的,必须要严控,这是底线。这几个方面都是医美机构在使用化妆品的时候要格外关注的。
医美机构违法批发化妆品会受到什么处罚
我们在做公司的深度分析的时候,也会先分析一下行业的成长性多个维度去看。我们主要的行业消费人群应该是在年收入可能达到了一定水平以上,比方说10万或者20万以上,年龄细分一点在18到60岁之间,这样框下来可能有两亿左右的人群,如果说用2000万比上两亿的话,其实更加细分的人群里面的渗透率可能已经到了10%,从成长性的行业来看,它的渗透率在10%到40%这个期间的成长速度是最快的,所以说我们认为医美特别是轻医美,它已经到了一个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去看这个行业里面的阿尔法的方向,我们觉得公司至少是判断一下它的一个产品力是不是在整个行业里有超额的机会,那么比方说行业整体增速在20%,如果说它的产品力不管是在细分领域里面的竞争力,还是说挑中了一些在具有超额增速的这些细分的子领域里面,我们认为它的产品力是会打一个比较高的分数的。
其次看一下品牌力,有的公司可能销售人员没有太多,也没有太下沉到机构,但是它的产品比如说在小红书或者在很多其他平台上口碑非常好,那么就会成为很多消费者去到机构之后可能点名要的公司,其实这样也是非常好的,你最终还是要去让消费者去形成对某一个品类的定义,这样是最好的。
最后看渠道力,做c端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有好的营销网络,各种机构的服务活动去把渠道的网络建立起来,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触达。在这个背景下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给到终端一种流量化的产品,未必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但是可以给他带来很多的客户,不管是新客还是老客的粘性的维护上都是有利的。第二类就是说利润型的产品,确实它是需要通过这些产品去做高自己的一个盈利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再生类产品在疫情之下逆势增长,也是因为确实迎合了下游机构希望去克服整个各方面的困难,去逆势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的一个需求契合,所以我们会综合评判这三类的竞争力,优选出集中去超越行业整体增长的这些优质的公司。
2023年政府会有哪些监管重点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有人说2017年是监管元年,实际上从2017年到2023年已经监管常态化了。去年2022年9月份到现在我们团队整理了大概33个省市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
突出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二是虚假宣传,三是黑医美。前两个是医美机构应该考虑的问题。
例如广东省的广告宣传处罚当中,关于药械虚假宣传的广告占比60%-70%,另外医疗投诉举报事项中,求美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意权,这些问题都是机构要关注的。
医美机构及人员在财税方面有哪些风险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去年我们曝光的业内处罚几个亿的案件当中,实际上就涉及到了财税的问题,包括我们机构常出现的个人账户私收款,或者是没有产生合理业务的一些避税方式都会涉及到开发票的问题以及隐匿收入的问题。
对于机构来讲杜绝转换收入,中国税务局公开的案例当中,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收入的内容转化。
还有包括灵活用工平台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如果用工平台出现购买假票以及做账不规范的行为被查处时,会倒查到跟他合作的机构。
对于机构来讲,零工平台要慎重,零工平台适用于灵活用工,一些岗位可能需要临时人员处理外包业务,这些是平台正常的业务。其中一个案例是我们的税务监管人员走到一家机构,让其拿出全部员工名册,发现员工名册跟零工平台上的人高度重合,如何解释是不是在转换收入,这种一定是违规的。
很多的服务到底服务了什么、是否有过程性文件、是否业务真实,这都是核查的重点,需要机构来关注。
医美机构怎么宣传才是合规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我从一个案例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怎么来宣传。
今天一个机构遇到了一个核查的问题,有点意思,是他们在三方的展示中有一个达人探店的视频,这个视频确实是达人描述自己的感受来发布的,但是被举报涉及到了宣传的问题,实际上达人探店的视频如果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机构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机构也一定不会受到处罚。如果是机构的刷单炒作,那又是另一码事,是被严重禁止的。
另外,肉毒纯科普可以,但是做医疗广告是不可以的,广告宣传是需要能够拿到广审证明的。所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绝对化用语指南对机构来讲是一个指导,当中的很多地方是可以去应用的,包括遇到恶意投诉举报的话,这些法律规定是可以帮助到我们的。
如果出现了客诉纠纷或者职业打假的情况,病历是我们的核心,我们的病例是不是有可替代方案的告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从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点名的案例,以及去年朝阳区人民法院做的315的审判白皮书,以及经典案例当中体现的鉴定结论,所有都提到了可替代方案的告知。
也就是说求美者来到了一家机构之后,我有这样的诉求方案,不仅是我选择了a方案,同时你也告诉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有bcd这几个方案,那么你是不是都告诉我了?你告诉我了,我最后选择了a或选择了b那是我的知情权、选择权,我签字那叫我的同意权。
所以这一点在出现客户纠纷的时候,如果没有病历方案的告知铁定是错,只是最后你承担的比例多与少的问题,难免会受到行政处罚,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补充。
医美机构如何处理医患问题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于鲲律师:从机构来讲,首先要专业要保持克制,不能说最后成了成了这种平台上的骂战,我觉得首先不好。
其次也要保障客户的隐私,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正常的官方渠道撤销掉相应的评论,尤其是有一些没有克制的求美者出现了诋毁机构和医生的行为,我们另行追责。
病例一定是机构最核心的武器,合规的药物是第一位。另外,法律明确规定了门诊病历要保存15年,住院病历要保存30年,所以病例是核心管理也是核心病。
END
「发现全球医美最前沿」
历
届
大
会
原创文章,作者:医与美前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0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