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化妆品科技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盛大举行。本届「中国化妆品科技大会」聚集了顶级产业资源、学者大咖、头部品牌,到场嘉宾覆盖了政、产、科、融、媒等多界。30余位重磅嘉宾以演讲、论坛的形式进行了多个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分享。
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在大会上以“创新原料助推中国化妆品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华熙生物是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其透明质酸产业化水平位居世界首位。
作为走在生物科技行业前列的企业领军人,赵燕分享了她对化妆品原料创新上的观点,包括国内企业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获得创新原料的优势、如何把握市场机会、中国化妆品突围方向等。
以下是本次演讲的精华内容整理:
市场机会
1、中国拥有广阔的化妆品消费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5400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市场;
2、Z世代(95—00后)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力,他们是非常自信的一代,获得的信息更多元化,他们认可国货、不依赖大牌、对成分具有认知、愿意为好产品买单;
3、本土企业供应链完备,具备赢得市场的能力;
4、国家对于培育中国品牌有着政策支持。
企业需要通过好产品,抓住这个市场机会。
好产品从哪里来?一方面来源于政策扶持,如加快新原料注册、加强科学监管,支持创新科技尽快投入到市场中;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发力,在市场端打造产品力,让消费者有获得感,并在研发端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而推出好原料,打造好产品。
我们认为,产品自信一定来源于科学自信和技术自信。
中外化妆品原料差异
中外在化妆品原料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可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种类约为8900种,少于美国的29000种与欧盟的超30000种,原料差异导致产品差异。
有很多国外原料不向中国售卖,在本土企业面临原料“断供”的困境下,我们需要通过在短时间内开发更多具有功效性的核心原料突出重围。
在合成生物学方面,中国有着自己的优势。虽然美国在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菌种设计等方面较为领先,但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以及更完备的供应链。
美国的产业存在“空心化”现象,把合成生物当作芯片去做,认为只要控制了菌种设计这些“顶端”思路,便可以控制整个合成生物产业。但菌种与芯片不一样,存在着连续性,即便构建出来菌种,但中试环节缺失的话,也无法进行后续生产。
中国在合成生物领域具备中试基础,如华熙生物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能力兼具。
中国化妆品突围方向
中国化妆品的“出路”在哪?我认为,必须依靠原料创新,赋予产品灵魂,才能打造真正的好产品。
推动原料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用好原料为产品提供强大支撑。
目前,中国化妆品原料获取方式正在升级迭代,从传统的动物提取、植物提取、化学合成、定向发酵发展到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能够获得创新的功能性原料。
从动植物提取,到化学合成,到自然界菌种定向发酵,再到设计、编辑、改造菌种的合成生物技术,这些技术迭代为我们得到更多创新原料提供了底层支撑。不仅能够实现降本增效,还能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获得母乳寡糖等此前不具备提取可能的成分。
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原料创新。科技创造出的好原料,是品牌的核心基础和灵魂。
华熙生物希望依托合成生物技术,源源不断的推出有功能性的生物活性物原料,创造好的产品,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并迈向世界品牌。
往期精选
1、30国女外交官欢聚,深度体验国妆魅力
2、创新营造机遇,科技决胜未来|首届「中国化妆品科技大会」圆满举行!
原创文章,作者:中国化妆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1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