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亿级赛道站上风口|科技前瞻 中国化妆品 • 2023年 5月 8日 下午6:09 • 美妆 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加持。 作者|董柴玲 编辑|谢康玉 近日,微藻生物技术公司Provectus Algae获得发酵生物产品供应商CJ BIO的未公开战略投资,以加速创新成分的商业化。Provectus Algae利用天然和合成生物学方法,围绕微藻开发一系列高价值且可持续的产品。这家公司还邀请前雅诗兰黛高管加入公司并担任化妆品顾问。 作为化妆品的常见原料,微藻在化妆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微藻中含有的多糖、色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可作为化妆品的保湿剂、抗衰成分、色素等。微藻还可生产乳化剂等可持续材料,发挥其捕获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实现碳中和。 根据Credence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全球微藻市场在2016-2023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2%,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4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三千亿元。在化妆品领域,含微藻成分的化妆品在逐渐增多,凭借其天然、清洁、可持续等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 利用微藻开发新的化妆品成分,并对成分和功效进行提升,已经成为美妆行业新的趋势。帝斯曼、欧莱雅等巨头均采取行动,一批初创企业也加速涌向这一风口。 赛道升温,巨头入场 凭借种类多样性和丰富的利用价值,微藻的商业化前景逐渐受到关注。 微藻是一种单细胞光合微生物,可合成多糖、色素、多肽、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由于含有众多活性物质,且成本低廉,微藻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肥料、工业品、医学等领域。在化妆品领域,企业也纷纷将微藻成分作为化妆品原料。 从微藻中提取的多种活性成分,可实现保湿、抗衰、美白、抗皱等功效。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如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具备抗氧化作用。微藻含有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可有效改善皮肤健康。此外由于微藻来自天然,与其他化学成分相比更加安全,因而被广泛添加到精华、面膜、面霜等产品中。 含微藻成分的化妆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英敏特数据显示,2022年,22.2%的美国护肤新品在其INCI(国际化妆品成分命名)中包含小球藻或螺旋藻。而2018年,这两种微藻成分在美国护肤新品中仅占13.2%。 利用前沿的生物技术,从微藻中探索新的活性成分和配方,帝斯曼、IFF、欧莱雅等巨头已经入局。 帝斯曼在今年3月推出了新成分Pepha-Tight CB(INCI:微拟球藻提取物、普鲁兰多糖),宣称具有抗衰老和减少皱纹的功效。帝斯曼将微藻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提供充足的光和二氧化碳,以获得高度纯净、富含活性物质的藻类,并从中提取活性成分。 帝斯曼表示,用实验室培育的微藻将成为未来趋势,不仅满足可持续个人护理方案的需求,也不影响功效。帝斯曼此前已推出多种从微藻中提取的护肤成分,包括帮助提亮皮肤光泽的PEPHA®-CTIVE CB、促进皮肤自我防御的PEPHA® -AGE CB等。 今年2月,国际原料商IFF旗下的Lucas Meyer Cosmetics,开发了新的活性物质IBR-SolAge(INCI:荷荷巴籽油、杜氏盐藻提取物)。这是一种粉红色微藻的油溶性提取物,具有抗糖化、抗衰老的作用。 IBR-SolAge来自杜氏盐藻,这种微藻能够适应极端环境,通过产生大量β-胡萝卜素呈现出粉红色,并在体内积累β-胡萝卜素前体和无色类胡萝卜素等。IFF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培育杜氏盐藻,采用一种无溶剂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提取其中的无色类胡萝卜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混合物。 欧莱雅在去年11月投资了生物技术公司Microphyt。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通过实验室培育微藻并大规模生产,获取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Microphyt拥有专利技术,通过CAMARGUE光生物反应器进行生产,是首个用于微藻生长的水力仿生技术。2019年,Microphyt获得28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的融资,是微藻领域最大的融资之一。 图源:Microphyt 在化妆品研发方向上,Microphyt目前开发了多种新成分,包括针对抗衰的PhycoSi和Renouvellance、帮助敏感肌舒缓的Luteana等。欧莱雅此前表示,将把Microphyt的所有科研创新成果与欧莱雅的团队结合,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制定配方。 从技术升级到可持续未来 藻类培养主要分为光能自养、异养和兼养三种模式,可在开放式系统或封闭式系统中进行。过去人们主要采用较为传统的光能自养模式,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照、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产率偏低。 而目前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链趋于成熟,微藻的培养和开发进入新的阶段。一些生产企业采用异养或者兼养的方式,从外部补充有机碳源。性能不断提升的光生物反应器,也在取代传统的培养模式。通过管道式、平板式、发酵罐等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设备进行培养,能够提高微藻的光合效率和产能,成为许多创新企业的选择。 在微藻提取和开发上,微藻已经被广泛用于工业品、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等生产。但从商业化进程来看,微藻种类超过30万个,其中记录在册的有3万种,但只有十几种实现商业化,可见微藻仍有巨大价值等待挖掘。 当下火热的合成生物学赛道,为微藻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微藻产业有望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取得更多突破。微藻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底盘细胞之一,可进行多种高附加值天然产物的合成,同时起到固碳减排的作用。 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对微藻进行开发,目前Viridos、Provectus Algae等海外初创公司先行一步入场。其中Provectus Algae利用天然和合成生物学方法对微藻进行编程,生产有价值的物质。在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布局这一领域。例如成立于2021年的元育生物,此前以莱茵衣藻作为底盘细胞合成了虾青素,这一活性成分可添加到化妆品中。 除了为化妆品成分创新提供思路,微藻的开发还有助于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西班牙的生物技术公司Algaktiv,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微藻,为功效护肤和纯净美妆品牌开发纯素、可持续的活性物质。Algativ推出的成分RetinArt,提取自地中海微藻,含有海洋类胡萝卜素,可作为视黄醇的天然替代物。 今年4月,美国初创公司Upwell Cosmetics推出了一种藻类衍生蜡,从海洋微藻中提取制成。这种天然蜡作为可持续替代品,可取代化妆品中的石油蜡、蜂蜡和植物蜡,添加到防晒霜、洗发水、护发素等多种产品中。Upwell Cosmetics的所有原料都来自微藻,并在可持续生物反应器中生长。 虽然新成分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入局者的队伍也逐渐庞大,但由于基础研发和技术工艺尚存不足,仅有少数微藻实现大规模种植,微藻的商业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往期精选 1、30国女外交官欢聚,深度体验国妆魅力 2、创新营造机遇,科技决胜未来|首届「中国化妆品科技大会」圆满举行! 3、利润下滑73%,雅诗兰黛增长掉队 4、三蚁科技肖永坤:以植物药研发构建东方美业核心科技|科技大会 原创文章,作者:中国化妆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34300.html provectus化妆品微藻 赞 (0)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中国化妆品 关注私信 355 文章 0 评论 0 粉丝 《中国化妆品》杂志社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的化妆品行业专业权威媒体,国内刊号CN:11-3013/Ts,国际刊号ISSN:1004-5163。 医美“导购”禁令出台,“咨询师”走向穷途末路? 上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下午5:59 知名美妆零售店宣布退出中国台湾市场! 下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下午7:01 相关推荐 瑞幸X茅台刷屏,对美妆行业有哪些启发?丨每周一话 2023年 9月 10日 美妆 高潜赛道切入,快速抢占百亿防晒市场 2023年 6月 19日 美妆 柳丝木:中国品牌助力“追光少年” 2024年 9月 3日 美妆 并购!这家包材商和外资谈了笔大生意 2023年 7月 12日 美妆 以妆为媒,精选而聚 | 湖州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妆全球选品汇期待与您相遇 2023年 10月 7日 美妆 六一儿童节,多地监管部门保障“童妆”安全 2023年 6月 1日 美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