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一个中国原料成分的诞生。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谢耳朵

“国货护肤品能行吗?”
“买功效真不敢买国牌!”
“中国成分是什么!噱头!”
“中国专利真的有用吗?”    
……

这是某一次李佳琦直播间介绍可复美产品,提到“重组胶原蛋白为中国专利成分”时, 部分消费者的反应。同样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国货品牌都曾面临过。

在被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化妆品市场里,部分消费者固有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消费观念,仍然是压在中国品牌身上的一座大山。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尤其是在高客单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品类上,都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我们不否认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他们长期以来的品牌力和科研实力的沉淀,确实不是国货品牌短期内就可以轻易追赶的。

但一味地全盘否定国货产品真得可取吗?

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中国科技创新而努力。在化妆品领域,亦是如此,像重组胶原蛋白等原料,都是由国内企业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原料成分,而这些原料背后的故事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5月22日,可复美与李佳琦、新世相联袂推出《成分中国·原料之战》,探索了护肤国牌可复美身后的科学家研发中国成分重组胶原蛋白的跌宕故事。

    历经20余年,一个中国原料成分的诞生

1. 中国专家突破重组胶原蛋白研究瓶颈

在重组胶原蛋白诞生之前,胶原蛋白主要从猪、牛以及鱼类等动物身上提取。但动物源胶原蛋白存在病毒隐患、排异等缺陷,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科学家们开始结合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等创造新型胶原蛋白。

但因为培养成本高、时间周期长等问题,重组胶原蛋白始终处于实验室规模,无法实现产业化应用。

作为新中国第一位生物化工博士,范代娣教授说道:“当时我只有3000元的安家费,5000元的科研启动费,40平米的实验室,实验环境也十分贫乏。”

“没有人指路,只有自己去蹚出一条路。”

在这样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匮乏的条件下,1998年,范代娣教授主导组建科研团队开始投身于重组胶原蛋白研发。

经过艰苦而漫长的探索,2000年,在西北大学一间小而昏暗的实验室里,中国成分——重组胶原蛋白诞生了。这也是首个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胶原蛋白。

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据悉,范代娣教授的团队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将数个人胶原蛋白基因进行重组转化,再通过高密度发酵培养生产出系列重组胶原蛋白

而相较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巨子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无病毒隐患且更低免疫原性。

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在这场中外科学家都参与的科研竞速中,“没有人觉得这个研究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研究出来也好,研究不出来也很正常。”范代娣教授说道,“当时我们的阶段成果还遭受到了质疑,专家认为我们实际发酵水平达不到汇报的水平,也不相信这个成果是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能做出来的。”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巨子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率先在国际上实现了量产并率先实现了医学应用,凭此核心技术,巨子生物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国专利金奖。

2. 跨越“达尔文死海”,入不敷出的十余年

2000年,巨子生物成立,并开启了重组胶原蛋白的产业化之路。

但技术突破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科技创新与商业化落地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在公开报道中表示,我国的科技成果很多但是转化率不高,最高在3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这个阶段也被业内称为“死亡之谷”。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也提出了“达尔文死海”的概念,形容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即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资金支持研发,企业因很难从研发中获利而不愿承担创新风险的“两不沾”地带。

巨子生物面临同样的困境——重组胶原蛋白这个在现在看来十分了不起的突破,在最初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收益。

“当时公司成立第9年,已经亏了五千多万,最后的资金最多只能再撑半年。”巨子生物董事长严建亚说道。

但“如果不进行产业化,重组胶原蛋白停留在实验室里无异于死路一条,量产才是一个中国成分真正成立的标志。”范代娣教授说道。

众所周知,化妆品的供应链是精细化工业与制作业合作生成的一条漫长的产业链,原料、配方、包材、外包装等缺一不可。而作为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行业,一款单品开发出来,它可能只成功了10%,剩下90%还要靠市场营销、渠道铺设等一系列操作,才算成功。

因此真正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落地,并完成销售利润反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效循环,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据透露,在这个过程中,有外资企业试图收购公司的专利,甚至价格足够“诚心”——从8000万美金一直加到1亿美金。

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那会是心动了。”严建亚毫不避讳的说道,但在他看来“外资企业来买我们的专利,就是不想看到有硬实力的对手出现。而且一旦脱手,这个成分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也不确认他们是否会继续好好开发这个成分。”

有些人看到的是钱,但更多人看到的是这个成分对人类健康的价值。

“如果真的卖了,卖的不是一家企业,而是一群科学家的一个事业。”

    从“书架”到“货架”,重组胶原蛋白的成果转化

所幸的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坚持他们所认定和相信的事。

2011年,在经过10余年的产业化探索,巨子生物终于推出了针对问题肌肤的专业护理品牌可复美,其首款医疗器械产品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率先在全国公立三甲医院皮肤科推广应用,为皮肤科辅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案。

时至今日,这款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仍然是可复美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是名副其实穿越周期的“大单品”。巨子生物招股书显示,2021年全年可复美共售出超过740万盒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2021年,巨子生物全新专研出C5HR/C5HA等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包含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4种与人体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100%一致(数据来源: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写的《胶原蛋白材料》一书,书号:978-7-122-40915-7)的重组胶原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仿生组合,并按照不同的浓度添加,满足修护、抗皱紧致等不同功效诉求。

其中,I型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用于支撑皮肤硬度;III型决定皮肤的柔韧度;重组胶原蛋白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而细胞迁移是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维持组织形成和创面愈合的关键过程。

此外,胶原蛋白属于大分子蛋白,而人体皮肤天然具有抵抗外界物质入侵的屏障功能,因此,在胶原蛋白在护肤品中的应用,透皮吸收始终都是一个关键点。

而巨子生物的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其中包含的胶原蛋白分子量最小仅有217道尔顿,可以直达真皮层,增强弹性蛋白的弹力,激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运动,进而分泌自体胶原蛋白和活化弹性蛋白活性,是目前市面上应用中理论上可实现的最小分子量的胶原蛋白。

目前C5HR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已被应用到可复美胶原棒修护精华、可复美胶原乳等多款产品当中,成功实现了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其中,可复美胶原棒修护精华作为品牌2022年度的战略重磅大单品,在C5HR仿生组合的基础上,还添加了依克多因、羟基积雪草甙来协同舒缓;5D玻尿酸+聚谷氨酸钠助力保湿,构筑强修护、筑屏障、高保湿的多维功效。数据显示,2022年双11期间,可复美胶原棒全渠道销售量达到1600万支。

可复美胶原乳则是可复美2023倾心打造的年度重磅新品,内含专研「双仿生」屏障修护体系:外强韧仿生屏障体系包含C5HR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与神经酰胺脂质体系;内修护仿生屏障体系包含自研原料组巨苷源™醇溶舒缓体系、巨敏萃™水溶维稳体系和甾醇+果脂油溶韧肤体系,具有固胶原、韧屏障、稳肤质功效特点。

除了重组胶原蛋白这个核心成分外,巨子生物对于原料成分的研发也在向外扩展,可复美胶原舒舒贴就汇集了多个专利技术。

据介绍,该产品内含专研“234高效舒缓保湿配方体系”:2重有效舒缓成分—C5HS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和油橄榄叶提取物;3重长效润泽成分—专利全谱透明质酸、泛醇和卷柏提取物;4重强韧肌肤屏障成分—专利依克多因和三重神经酰胺。此外,还有专利冰晶膜布加持,兼顾补水保湿、舒缓润泽、强韧肌肤屏障等功效。

在上文我们也提到过,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在30%左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中也曾报道过,一部分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还在“沉睡”。据科技成果转化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科研成果从来不应该只停留在发表论文阶段,而是应该真正被产业化落地、普惠于民,否则就失去了科研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一群科学家数十年的探索所形成的成果结晶,其背后强大且深厚的科研壁垒,也不是其他人就可以轻易打破的。

这也是可复美至今仍然在重组胶原蛋白以及中国专业皮肤护理领域赛道占领高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中国成分描绘中国品牌崛起的技术路径

“如果一款国牌护肤品没有有效的成分,消费者为什么选择它?没有研发能力,国牌靠什么立足?新国牌的概念已经有7年时间,护肤国牌下一步要走向哪里?”在《成分中国·原料之战》短片里,李佳琦这样发人深省地提问道。

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幸存者:那些爆款诞生前夜发生的事

在中国三四十年的化妆品发展历程中,有太多的爆品诞生,但又如昙花一现般迅速消亡,归根结底是因为产品本身没有值得消费者持续复购的产品力,而产品力是需要科研技术加持的。

以原料为例,作为化妆品的源头,原料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产品的创新。

但这个核心命脉却一直被把握在国际公司手上。据悉,目前在市场上一些国货护肤品99%的原料由国外提供。

咨询公司贝恩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受疫情以及局部战争冲突等影响,包装、原料价格的上涨,已将化妆品行业的生产成本平均推高了25%-30%。而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一些国货护肤品被迫不得不跟着涨价。

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国货品牌又谈何突围?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在《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的序言中写的那样:“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国货品牌要想迎头赶上,靠得只能是我们自己。

在2023年的当下,可复美的核心成分重组胶原蛋白,是极少数由中国企业从0到1完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最终走向产业化的成分。目前这个成分也已经成为化妆品最为热门的成分之一,围绕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投资并购、IPO等消息不断,入局者也众多。

据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2021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1083亿元,业内有不少人认为该原料有望成为下一个透明质酸。

而作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的巨子生物,业绩和股市也一片利好,旗下的可复美等多个品牌也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

这样繁荣的盛况背后,是像范代娣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像巨子生物这样的企业努力了二十余年的结果,它们用中国成分描绘出了一条中国品牌崛起的技术路径。

“中国成分对于中国护肤品牌来说更是一种底气,只有研发出真正的中国成分,中国爆款才不会昙花一现。”可复美首席产品官Yumi说道。

而从当下化妆品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可复美在内,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核心原料成分,中国品牌也在进行快速突破,摆脱“卡脖子”的局面。

西方哲学家罗素曾说:“科学本身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引起变革的力量。”

也让我们一起见证科学在化妆品领域引起的变革!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谢耳朵
责任编辑:木头

·END·


原创文章,作者:聚美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5203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23日 下午9:43
下一篇 2023年 5月 23日 下午11: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