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点击上面“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文字添加关注!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作者信息:

本文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2 年 6 月第 33 卷第 6 期

DOI:10.3969/j.issn.1673-7040.2022.06.003

作者:孟湉 王友彬 王智 宋可新 冯程 戚征 常国婧 黄渭清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北京 100032

通信作者:黄渭清,

Email: huangweiqing456@sina.com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对乳房肥大及下垂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自 2017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 31 例(62 侧)患者行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术中制备真皮帽,设计平行四边形腺体切除范围,利用真皮帽将腺体固定塑形,缝合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5~12 个月,无严重并发症。乳房形态明显改善,瘢痕较隐蔽,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整形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术后乳房形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房肥大;乳房下垂;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乳房肥大及下垂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长期承受身体及心理的压力。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简称双环法)具有瘢痕较小、并发症较少等特点,适用于容易发生瘢痕增生的黄种人。自 2017 年9 月至 2022 年 1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 31 例患者(62 侧)采用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整形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1 例(62 侧)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66 岁,平均 45 岁。其中单纯乳房下垂 10 例,乳房轻度肥大伴下垂 6 例,乳房中度肥大伴下垂 15 例。其中,双侧乳房不对称 4 例。其中 28 例乳房肥大、下垂影响行动;肩背疼痛 19 例;乳房湿疹 5 例。

2

方法

2.1 术前设计 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站立位标出乳房径线和纬线。新乳头位置选取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至中下 1/3,与乳房中线的交汇点,定为O。此点距锁骨中点距离 19~21 cm。自 O 点沿锁乳线向上 2 cm 为 A 点,于乳房下皱襞中点沿锁乳线向上 6~8 cm 为 B 点。剑突下中点至原乳头纬线,沿剑突下中点向外 9~11 cm 为 C 点。乳房下皱襞外缘点(既乳房下皱襞与腋前线交点)至原乳头纬线,沿乳房下皱襞外缘点向内 11~13 cm 为 D 点。弧形连接 A、D、B、C 4 点,为乳房真皮环的外环。以 O 点为圆心,画直径为 4 cm 的圆为新乳晕的大小,也为真皮环的内环(图 1)。

2.2 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均采用全身麻醉。于皮下组织乳腺浅面注射肿胀液(2%利多卡因 600 mg+ 0.1%肾上腺素 1 mg+ 生理盐水 1000 ml),注射范围超过乳腺外缘,注射量约 500 ml/ 侧,以减少术中出血并利于组织剥离。

2.3 真皮帽制备 切除内、外环之间表皮,注意去表皮的完整性,防止术后皮样囊肿形成。沿外环切开真皮、皮下组织至乳腺腺体表面,即形成真皮帽。

2.4 腺体切除 在腺体中部表面设计若干平行四边形腺体切除范围,在腺体中部表面相延续呈“腰带”形,宽约 3 cm,亚甲蓝标记。切除标记范围内腺体,注意勿损伤腺体深部血供。将腺体分成若干平行四边形分次切除,边切除边评估冗余腺体的位置及量,可随时调整。将平行四边形长边对合缝合,使腺体收紧呈椎体形,以增加乳房突度(图 2)。在乳腺中部切除冗余腺体后并初步缝合固定。若腺体切除量不足,仍在某象限存在腺体冗余,可在该象限腺体表面做冗余腺体的平行四边形或楔形切除,原则是围绕乳房基底蒂切除冗余腺体,不影响乳头、乳晕复合体血运。

2.5 真皮帽将腺体固定与塑形 将腺体边缘重新固定于胸肌筋膜上。内侧为胸骨外侧缘,上部最高点为第 3 肋,外侧不超过腋前线,下缘沿乳房下皱襞的弧线走行。使乳腺基底适当缩小,腺体收紧、隆起。同时以真皮帽牵拉调整乳头、乳晕位置,使其位于第 4 肋间距胸骨中线 9~11 cm 处,双侧对称。(图 3)

2.6 切口缝合 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后,每侧各留置负压引流管 1 根。3-0 缝线荷包缝合外环皮肤,收紧后使其直径约等于新乳晕直径。患者半坐位观察双侧乳房、乳头、乳晕对称性。调整双乳外观满意后,再恢复为仰卧位。将缝线打结固定,皮下、皮肤分层间断缝合。切口外采用凡士林油纱、无菌纱布覆盖。全乳房区放置棉垫,加压包扎。

2.7 术后护理 术后乳房采用持续胸带加压包扎。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引流液呈淡血性或浆液性液体,<20 ml/ 侧可拔管。拔管后穿弹力胸衣3 个月。因内外环存在明显的长度差异,缝合后外环形成均匀褶皱,与内环切口愈合。术后 2~4 周间断拆除缝线。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1 手术设计示意 a. 正位 b. 右斜位 c. 右侧位 2 切除的表皮及乳腺组织 3 腺体塑形后呈椎体形

3

结果

本组共 31 例患者,术后随访 5~12 个月。无乳房血肿、血清肿、感染、乳头、乳晕坏死、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无疼痛不适,无结节形成等不良反应。切口延迟愈合 2 例,换药 2 周后愈合。术后早期(术后 3 个月内),乳房水肿表现为轮廓略僵硬、形态欠光滑,触诊乳房质地稍硬。术后 3 个月,乳房水肿逐渐消退,质地变软,乳房皮肤逐渐回缩,与腺体贴合,乳房形态渐自然。环乳晕瘢痕不明显,外环缝合形成褶皱一般于术后 6 个月逐渐舒展消失。患者均对双乳房外观、对称性及瘢痕恢复情况满意。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26 岁。双侧乳房进行性肥大、下垂13 年。查体双乳房大致对称,明显肥大、下垂,乳头几乎位于乳房最低点。双侧乳房皮肤散在白纹,皮肤弹性可。术中制备真皮帽,设计平行四边形腺体切除范围,利用真皮帽将腺体固定塑形,缝合切口。术中切除腺体组织约 500 g/ 侧。随访 8 个月,患者对双乳形态及手术效果满意(图 4)。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图 4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双乳房中度肥大伴下垂前后对比 a~c. 术前 d~f. 术后 8 个月

5

讨论

乳房美是女性躯体美的重要体现。乳房肥大、乳房下垂使患者长期承受身体及心理压力[1-3]。乳房缩小整形术已存在数十种术式。对于患者而言,乳房缩小整形术最主要的评价因素为满意的乳房形态、不明显的瘢痕、自身感觉的改善和持久的效果。对于术者而言,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改善形态是最主要目标。具体为:保护乳房及乳头、乳晕复合体血运、如何有效及持久地改善乳房形态、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瘢痕,保护哺乳功能以及乳头、乳晕感觉功能等。此外,术式的可重复性、易操作、易学习性,亦是一重要指标[4-5]。

在乳房缩小整形的众多术式中,国内目前以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术、倒 T 切口垂直双蒂法(简称倒T 法)及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简称双环法)最为常用[6]。但由于种族差异,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术及倒 T 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东方女性,因为此两种方法乳房表面遗留长瘢痕,患者往往难以接受[7]。1992 年,乔群提出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基本实现了瘢痕最小化。在近 30 年的临床应用中,此术式亦经历了一些改进。例如初期应用时,对去皮量把握不准确,术中调整时间较长,需重新修剪外环,可能造成双侧乳房不对称、乳房扁平,有时需做附加切口。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也做了一些改进,现将一些要点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术前设计保留足量皮肤,以克服术后乳房扁平问题。特别对于初学者,早期去皮肤量应保守。理想的状态是,术中对腺体塑形后,乳房皮肤无张力或少张力地覆盖在腺体表面,且新乳头位于外环中央。因此,需要在术前设计时,对患者腺体体积、皮下组织厚度、拟去除腺体量、腺体松垂程度及拟固定位置做出综合的预判。术前设计及乳房各径线标记后,将乳房向上及内、外侧推移。术者可更清晰地感觉到乳腺组织边缘、丰满程度及松垂程度。将乳房向上推移,将腺体固定于术中拟固定后反复确认外环各方向至新乳头距离及张力,最终确定外环位置。笔者采用上述方法,术中仅需确保双侧腺体固定满意、位置对称,无需再次修剪外环,节省手术时间,亦无需做附加切口,术后效果良好。

第二,在皮下组织及腺体剥离阶段,笔者认为,在各个方向充分剥离。双环法最初应用时,于乳腺表面向内、外、上 3 个方向剥离,而下方腺体与表面皮肤不剥离,作为整体向上推进。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观察到这种方法不利于对腺体的整体塑形,且往往造成乳房下方皮肤及乳房下皱襞牵拉畸形,形态不自然。保留下方腺体与皮肤不剥离,其目的在于保留更多乳头、乳晕血供,以及保留部分 Cooper 韧带不被破坏,将皮肤及腺体作为整体复位塑形。根据解剖研究显示[8-9],成年女性乳房血供为两层或三层血管构筑,在皮下组织及腺体间剥离是安全的。皮肤的回缩功能和顺应性远大于乳腺组织,术中切断 Cooper 韧带,反而更有利于术后皮肤的自然回缩(J Bostwick 等,1983 年)。根据笔者临床观察,笔者术中在各个方向均对乳腺及表面皮肤做充分剥离,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少,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乳头、乳晕血运障碍,术后 3 个月,皮肤回缩良好,乳房形态圆润自然。

第三,对于腺体切除,亦存在不同方法,如 W 形切除、上外侧边缘弧形切除等。笔者提倡在腺体中部表面做若干平行四边形切除。双环法是以乳腺基底为蒂,在腺体上完成切除、塑形、固定的过程。在腺体中部表面做较表浅的腺体切除,围绕着蒂进行,不破坏基底及乳房深层血供,安全、灵活、可控性强。缝合腺体的过程,亦是将腺体均匀收紧的过程,利于腺体塑形,不易产生死腔。缝合时腺体均匀向深层收紧,无需转动腺体及乳头方向,不产生横向位移,因而无需调整外环位置,整个手术过程中乳房的位置更易于掌控。

第四,注意腺体本身的塑形,并固定于胸壁。根据去皮量不同,形成的真皮帽面积存在较大差异。乳房的塑形、上提,不能仅依赖皮肤的牵拉力,也不完全依赖真皮帽,而应在真皮帽缝合前,先进行腺体塑形。这样可有效地上提乳房,恢复上极的饱满,并减少继发乳房下垂。

最后,由于内、外环长度差异往往很大,双环法的切口缝合不同于常规外科切口,对技巧性要求较高。为避免外环褶皱过大,荷包缝合进针及出针点宜贴近表皮,针距宜小而均匀。荷包缝合后,须均匀在内、外环间行皮下间断缝合,使切口无张力,最后间断缝合皮肤。切口愈合较常规切口慢,往往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并指导患者后期采用 0.05%醋酸氯己定溶液每日清洁伤口。

参考文献:... ...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本期编委 黄渭清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黄渭清,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1年,2003年起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任主任医师。于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医学院专修面颈部美容整形及面瘫的整形外科修复,于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院专修肿瘤的整形外科修复;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专修面瘫修复和乳房整形及肥胖体型的整形外科治疗。主要擅长面部年轻化(除皱、眼袋及上睑下垂、重睑,注射美容整形);隆鼻,隆下颌;乳房整形(隆乳、乳房上提、男女性乳房肥大整形、乳房注射物取出与乳房再造);女性私密整形(阴道紧缩、小阴唇整形、处女膜修补);体型雕塑(腹壁整形及脂肪抽吸术);唇裂及继发畸形矫正;招风耳及隐耳整形;先天斑痣切除,瘢痕磨削整形及软组织扩张技术等。


曾历任第八、九届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眼整形学组、面部年轻化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北京分会委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整形外科专科会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分会常委;兼任美国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杂志审稿专家(Reviewer),卫健委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与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北京市自然基金审评专家。


特别是对面瘫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主持和参加多项课题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8部。负责研究的课题“晚期难治性面瘫的综合治疗”获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2017-2018年度参加卫健委科研课题“外阴癌手术后创面修复的整形外科治疗”及“乳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重建的综合治疗”项目获得好评。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期刊官网:www.apsjournal.com

2023年每期定价28元,全年12期共计336元 

长按小程序图片,识别后即可快速进入

[微信小程序在线商城]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56

编辑部订阅:024-24125660

点击查看审稿指南

咨询电话:024-24131293/24125660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755 nm 皮秒激光治疗雀斑伴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光声电设备职业防护的研究现状

睑颊结合部的处理在下睑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

透明质酸的基础研究及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应用进展

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对其参数及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瘢痕眼轮匝肌瓣修复过宽重睑效果分析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中国美容整形高峰论坛完美闭幕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在线商城正式上线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
因为您的在看,鼓励我做的更好

原创文章,作者: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28599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6月 13日 下午7:40
下一篇 2023年 6月 13日 下午8: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