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美妆赛道泡沫逐渐褪去。


《美妆头条 》新媒体


在炎热的6月,国内美妆投融资市场却依然有点冷。

根据《美妆头条》新媒体不完全统计,6月份国内外共发生9起美妆相关重要投/融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比较5月份国内美妆相关企业融资件数和融资金额略有上涨,但也仅有1家轻美容品牌和1家化妆品CRO初创企业被资本“看上”。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01
6月融资疲软,跌回“谷底”

不知不觉,疫情放开已经有半年时间了。

在疫情刚开放之时,很多行业人士都对美妆市场未来的前景充满期待。但是半年过去了,美妆市场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的报复性消费。

无论是“38大促”,还是刚结束不久的“618大促”,虽然有美妆品牌上交了不错的“成绩单”,但是大多数品牌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在投融资市场,美妆品牌的表现可以用“疲软”二字来形容。

从2023年6月美妆行业投融资事件来看,共发生了9起融资,资金总额近8亿元。

整体来看,9起美妆行业的投融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以品牌、企业、平台为基本盘,热点投融资涉及男士、彩妆、美容、合成生物等相关领域;从融资业态分布来看,资本较为关注模式相对新颖的企业和品牌。

美妆头条记者观察发现,同比2021年9起,2022年18起超23亿,2023年6月美妆行业投融资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都有所下降。

02
合成生物、平台受关注,融资均超亿元

在6月份近8亿元的投融资中,资本对美容护肤平台和合成生物学企业“出手阔绰”,成为重点关注的赛道。

在6月的第一天,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Debut宣布完成 3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B轮融资,法国美妆公司 欧莱雅集团(L’Oréal)旗下风险投资基金 BOL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L ‘Oréal Development)领投并获得少数股权。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 Debut创立于2019年,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合成生物技术公司,专门从事新型原料和产品的端到端探索、配方、临床试验和生产。通过本次投资,欧莱雅集团成为了 Debut 的独家美容行业投资者,后者能够迅速扩大其生产平台,更好地满足对用于彩妆、护肤品及包装的突破性原料成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合成生物跨学科、跨行业,应用场景广泛,可应用在医药、消费品等领域。特别是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领域的应用愈加明显。在国内企业涌入合成生物赛道之时,国外美妆品牌也“不甘落后”。早前时间,欧莱雅就曾在中国设立投资基金,涉及合成生物学等赛道,关注健康前沿市场新兴品牌及其上下游产业链。

近两年来,除了合成生物赛道枪已打响,个性化需求也逐渐上涨。特别是随着化妆品消费者升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码个性化服务,自然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美容护肤平台GetHarley 就在6月份完成5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7亿元)融资。

据悉,GetHarley 由 Charmaine Chow 于 2019 年在伦敦成立,是一个远程医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皮肤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等专业护肤人员沟通的渠道,为患有痤疮、肤色不均或色素沉着过多、酒渣鼻、黄褐斑等疾病的用户推荐产品和治疗方法。此外,GetHarley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护肤品,以满足个人独特的需求。根据用户皮肤的性质,如是干皮或是油皮,来提供不同的产品。其产品十分丰富,包括从清洁剂、精华液到保湿霜和眼霜的一系列产品。

03
私密护理“受宠”,护发、彩妆被关注

随着全民对于健康消费关注的提升,打开了消费者探索私护的大门,私处护理不再是一个需要遮遮掩掩的话题。

与此同时,洞察到私护的需求、致力于解决私密大健康的品牌也应运而生。资本也看到了私护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从而进入这一赛道。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美妆头条记者发现,印度男士美容品牌Menhood就在6月份宣布获得由印度最大创收金融机构Velocity.in投资的20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75.66万元)。

该品牌成立于2020年,是印度男士美容业中首家深耕男士私密护理领域的品牌,专注于男性美容产品,涵盖私密护理、修容、个护、香水等品类,旨在打破大众对私密护理相关话题的羞耻。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除了印度男士美容品牌Menhood深耕男士私密护理领域,6月份DTC女性私密护理品牌Dr. Vivien Karl也获得1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80.63万元)种子轮融资,该品牌由药剂师Vivien Karl博士和营销专家Julia Huhnholz共同创立,专注于提供天然、优质和有科学依据的女性私密护理产品。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此外,DTC彩妆品牌也完成了一轮投资,以推动其向零售业的扩张。由黑人女性Ceci Kurzman创办护发初创品牌OurX宣布完成了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11.59万元)的种子轮融资,品牌开发了一套专有技术,提供头皮和头发护理方案,并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头发状态、学习日常护发知识,为市场教育作出贡献。韩国知名美容零售商Grace也获得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23.19万元)B轮融资,由私募股权公司SKS Capital 领投。

04
国内渐“熄火”,本土品牌美妆不“香”了?

而见识过之前国内美妆赛道的“繁荣”,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6月份的“萧条”。6月份,只有2家本土美妆相关品牌获得融资。

成都轻美容品牌洗脸医森完成5000万天使轮融资,由中国香港中祺领投投资。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公司团队从2020年开始筹备洗脸吧项目,以专业面部清洁护理为基础,打破行业传统模式与经营模式,主营以面部清洁、科技护肤、皮肤管理等项目。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化妆品CRO初创企业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6月份获千万级天使轮投资。据悉,麻尚会创立于2022年4月,是一家汇集中高端化妆品研发CRO创新、供应链整合OEM/ODM与二类医疗器械ODM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始人陈来成毕业于中南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是国内首批专业科班出身的化妆品研发工作者,有26年化妆品研发经历。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相比较5月份,6月份本土美妆相关重要投/融资事件多了1起,但是相比较之前仍然大幅度下降。

2022年6月份共发生18起美妆相关重要投/融资事件,本土企业占据7席,总金额超23亿+。萱嘉生物则拿下了国内企业最大一笔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研发低负担的持久底妆产品的国货品牌方里 FUNNY ELVES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被佰草集河南代理商河南碧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的德国天露芬精华油也在本月获得数千万元融资......

2021年6月份,新锐国货护肤品牌拾颜、抗初老专研品牌SMU时律、倡导绿色纯净护肤品牌YOKIA悦可雅、口腔专研品牌BOP、本土新锐护肤品牌AOEO等众多本土品牌更是获得资本青睐。

所以从整体市场来看,2023年美妆赛道并没有延续之前的火热。在美妆头条看来,在资本经历了一系列高歌猛进之后,美妆赛道的新机会或许越来越少了。

05
只看不投?美妆行业投资风向已变

融资规模收缩,融资金额下降,只看不投成为2023年投资人对美妆赛道的新现象。

从开年以来,美妆领域融资就维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势。毕竟在资本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靠故事去融资,但当市场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美妆行业烧不动了,投资人可能就比较现实。如果品牌无法满足投资人对产品、商业化、生态等多种诉求,那么就很难获得融资。

温州美妆探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温积秀告诉美妆头条记者,2023年一季度,国内美妆相关企业投融资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0.6%。虽然目前整体的经济大盘比较疲软,但是资本市场上的钱还是很多,只不过资本的投资风向变了,整个投资圈都是在强调科技投资的理念,资本更明显的从“消费投资人转型专注于投硬科技的投资人”。比如今年上半年,资本投资方向要么是投已经具有一定市场规模或者发展前景清晰的企业,要么就是投拥有核心专利技术或者原材料独立研发的美妆企业。所以从未来大趋势来看,美妆赛道依旧是资本青睐的朝阳行业,不过美妆企业需要更多“硬实力”才能打动资本。

此外,也有行业人士向美妆头条透露到,美妆领域投融资变少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品牌不愿意资本介入。因为引进新的投资者,势必会导致品牌控制权结构的改变,而控制权的频繁迭变会影响到品牌的决策效率。其中很重要一点是很多投资人无法让品牌相对稳健地去成长,跨越健康生长周期。

受宏观环境和客观规律影响,美妆赛道上的泡沫已然逐渐褪去,品牌想要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还需打铁还要自身硬。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行业融资处于“低谷”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促使真正想要做好做强的品牌沉下来思考,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监制 / 黄志东
主编 / 陈山花
作者 / 张静
编辑 / 周业敏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 关注美妆头条 ▼



6月,资本不爱美妆了?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美妆头条新闻官网

原创文章,作者:i美妆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32453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7日 下午6:02
下一篇 2023年 7月 7日 下午6: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