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化妆品虚假宣传重灾区,其市场规范化任重道远。
《美妆头条 》新媒体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用吗?”“宝宝嘴巴干干的可以用吗?”“安全吗?可以吃到肚子里吗?”“配料表用的都是天然成分,应该挺安全的吧?”……这些提问出自某购物软件上几款宣称“纯天然”“食品级”的儿童润唇膏商品页面中,而提问的大多数是担心产品安全的家长。
但是,能吃的就是安全的吗?
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发布一则关于“食品级”儿童化妆品的新闻。文中提及曼秀雷敦一款宣称“可食用”的儿童润唇膏。执法人员根据证明材料,证实涉案产品中添加了部分可用于食品生产的原料,但产品属性为“普通化妆品”而非“食品”,当事人宣传使用“食品级”等词汇并无任何依据。宣传“食品级”违反了《广告法》,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
部分品牌顶风作案
打起“食品级”擦边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21年就已发布《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公告中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
2022年7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保健协会化妆品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儿童化妆品消费提示,提醒家长正确选购、使用化妆品。
近几年随着美妆低龄化,儿童化妆品也层出不穷。家长在购买儿童化妆品的过程中,不仅首选品牌口碑好的,更是要查看其成分是否安全,是否有儿童不适用成分。
润唇膏、口红则是“食品级”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是能吃到嘴巴里面的,应该就很安全。部分商家抓住家长对成分的重视、对产品安全的担忧,以“可食用”“食品级”诱导家长购买。
目前,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搜索“儿童润唇膏”,下方会出现“天然”、“可食用”的相关选项。
在商品图文展示页面中,还能看见“可食用”等字眼。
除了电商平台有着这样的关联搜索,在商品宣传上,也有部分商家避重就轻,打起擦边球。
“不怕舔”、“不怕吃”、“可以吃”、“食品级成分”等宣传,暗示消费者产品安全性可以与食品“媲美”,诱导消费。购买的大多数为家长,并且在评论区还能看到不少消费者询问产品的安全性。有的消费者还认为,配料表看起来天然,就很安全。
对这些触犯法规的商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行动。
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其中提出,化妆品抽样检验应当重点关注儿童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妆品等。2023年3月,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海瑞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销售儿童化妆品过程中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在其网店“顺顺美容个护专营店”上架一款儿童润唇膏,在产品标题和详情页面发布含有“食品级”内容的宣传广告。经查证,涉案产品属性为“普通化妆品”而非“食品”并依法作出罚款人民币3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药监部门强调,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
家中有着两个小孩的江太太,在记者进行采访时才知道,“食品级”“可食用”等宣传是违法的。她表示,宣传“可食用”或者“纯天然”的产品会让她更放心购买。出于对孩子使用的安全考虑,江太太在购买所有儿童产品时,“可食用”字眼让她不停“入坑”,“连坐垫都会选择食品级,更不要说涂到嘴巴上的了”她无奈说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曾发布科普强调:“实际上,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只是在成分中添加了某项为人所熟知的食品原料。”但是将该原料加工成为化妆品的工序上,与食品生产有着巨大区别。例如宣称添加“不喷农药”“天然无污染”的山茶籽油,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形状、防止变质等,商家还会添加化学添加剂。
商家将儿童化妆品宣称“可食用”,实际上是模糊了食品与化妆品的界限,放松消费者对化妆品的使用注意。化妆品原本就是用于涂抹、喷洒等,而非食用。当消费者忽略了这一点,从而“误食”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产生的巨大风险其无法想象。
在配方设计和选择原料时,化妆品都会进行一定化学物质的添加,不存在所谓的“可食用”化妆品。因此,不仅儿童化妆品不能宣称“可食用”,任何化妆品宣称“可食用”都是违法行为。
自从《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实施,儿童化妆品行业的违规生产、虚假宣传、产品不合格等乱象愈发严重,但是也从侧面证明国家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加码升级。儿童化妆品品牌应当脚踏实地,谨慎前行。
儿童化妆品行业近几年关注度上升,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关企业切忌“赚快钱”,还是应该以好口碑为前提,稳定持续地提高产品质量。
笼统的儿童化妆品已经无法抓住消费者的“胃口”,精细化、针对性的产品才能突破重围,脱颖而出。洗面奶、防晒霜、身体润等多品类的延伸,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找准差异化定位。
对消费者进行理念的“灌输”,也是儿童化妆品行业亟需面对的市场难题。儿童在成长阶段,皮肤也会随之发育。不同年龄段需要针对性的产品,使得儿童护肤能够科学安全。
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购买不同类型的护肤品,但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而言,儿童化妆品并非必需品。但是目前,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儿童护肤品牌应当重视该人群板块的消费理念,发掘其消费力。
从儿童彩妆到儿童护肤,无论其市场是风口还是泡沫,成分天然、产品使用安全永远是品牌的立根之本。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品牌调研能力的提高,婴童护理品牌应该本着专业、安全的心态将产品和体验做到极致,从而带动整个儿童化妆品市场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 关注美妆头条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美妆头条新闻官网
原创文章,作者:i美妆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35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