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功效宣称需要有对应的功效科学证据,这是新监管法规的基本要求,但产品有了评价报告并不代表就具有了技术领先型。 潜心开发的技术落实到产品,还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才能说服市场与消费者,也才能真正建立起产品的技术壁垒。 好产品,也需要说服用户接受才行。 所以,2021年化妆品新监管体系上线后,“功效评价”成为产品宣称的关键,功效评价报告逐渐成为美妆产品特别是功效护肤品的标配。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化妆品功效验证的对象,可以是作为材料的成分原料,也可以是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这是首先要区分清楚的。 一些产品大力吹嘘其添加的成分具有的强大功效,但却对成品的功效数据闭口不谈,这就很有问题。 因为只是用了知名原料,离好产品还很远,比如添加量是否足够、配方体系是否足够支撑、甚至生产工艺都会影响成品的最终功效。 那如果成品做了功效检测报告,就一定是“有效”的证据了吗?那也未必。 科学品牌之功效验证的证据等级 目前有不少产品声称具有美白、抗衰等各种功效,而且也能出具对应的功效检测评价报告,为什么仍然被诟病没有实际效果? 答案是这些报告往往是为了应付监管而定向“设计”甚至“拼凑”出来的。这才是市面上充斥着带有厚厚的功效检测评价报告,但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的原因,因为这些变化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被专业仪器测量和对比出来,甚至,只是基于测试机构的主观评估结论。 再次对比文章开头的图片,今天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和其技术含量一样,也都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找一家市面上的商业检测公司,根据要求做出能符合法规最低标准的功效检测报告。 这也是为什么当骆王宇的晚安粉事件不断发酵,其出具的某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成为争论的热点的原因,因为这份报告的专业性、权威性并不那么强,其作用最多能证明该产品可以宣称这个功效,也就是可以宣传你具有这个效果,但这个效果究竟怎么样、短期使用长期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适合哪些人用、哪些人用了有风险,则完全没有讲。 咱们可以再次对比下聚美丽在之前报道中已经提及的功效评价的三个层级,而晚安粉的这个测试,很明显属于第一个层级,及“宣称级”。 一份只有30个志愿者的、进行设计过被用来证明其宣称的功效评价报告,确实能证明一些东西,但能证明的其实非常有限。 这份报告选择的人群是“自认为油性肌肤且额头皮肤油脂含量>=120ug/cm2,近三个月面部无明显炎性痤疮发生,面部ISGA痤疮等级在2分及以下的中国健康男性/女性受试者33名……”,进行的是“主观评估并拍摄局部及全脸照片”,仅仅28天后就得出了结论。那外油内干的用户怎么样,长了痘痘(痤疮)多久可以使用……也都没有涉及。 功效宣称的乱象 为什么产品明明都拿到了功效检测的评价报告,往往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监管规定的最低标准,是品牌为了60分通过而出具的基本动作而已。 60分是不够的。 而且,近几年关于化妆品检测机构的乱象丛生,也加剧了对宣称级的功效评价报告的不信任。 事实上,自从国家放开了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的申请和备案,检测机构良莠不齐的状况就开始出现。 部分民间检测机构太过商业化,不够严谨,缺乏监管,利益催生了很多公正性问题。 这方面这里不展开讲,在聚美丽搜索相关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关报道。 一般真正有实力、有独特技术、有口碑的品牌,一定不会满足于仅仅提供一份宣称级的报告。就会在第二级别,甚至第三级别再次加大投入。 另外,哪怕从品牌竞争的纬度,你就不想当学霸,真正在技术上遥遥领先竞品吗? 化妆品功效为什么要听皮肤科专家的? 关于晚安粉的文章发表后,就有不少粉丝给我们回复评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质疑是:选化妆品,为什么要听医生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要求他们只听医生,而是兼听则明,不要被误导。 而作为品牌从业人员来说,更重要的视角,是因为“无功效不护肤”,已经成为护肤品发展的趋势方向。 更核心的反问,是“你是想做普通化妆品,还是一款真正的功效护肤品?”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款普通护肤品,那安全第一、微效是你能做到了,但如果这样,你也不要想着在宣称和推广的时候夸大你的效果,不要让消费者误认为你的产品有着很好的功效。 但如果你是想做一款功效护肤品,那可能需要好好在功效上花大力气了。 “成分控”作者鲍峰,曾提到功效护肤品(cosmeceuticals)学科创始人Albert M. Kligman 的“三大问”: 成分和配方的作用机制清楚吗? 能透皮吗?渗透性怎样? 有临床观察结果吗? 这三个问题,能很好的让我们把普通化妆品和“真·功效护肤品”区分开来: 讲故事,还是真讲科学? 光谈原料的高贵出身,还是研究好原料如何在人体皮肤细胞真正起效? 是应付法规要求简单评测,还是遵循临床观察和专业评测做更严密的功效评价? 最终是要回到用户能感受和体验的功效升级上 所以,不要再反问“老师说60分就及格,你为什么考90分?”学霸在市场上对你papa打脸的时候,你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用功读书了。 作为消费者,你是希望年复一年的需要学会擦亮眼睛,辨别哪些是故事大王,哪些是真研发学霸,还是希望行业的竞争把真正的研发型选手给挑选出来? 中国的新监管体系的指导思想,确实是用医学的严谨指导规范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所以不少企业抱怨这套法律“太先进、太严格”了。 但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严格,到底是不是好事?这样的卷,对于国货品牌的长期成长、对于更大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不是好事? 当然,如果你觉得今天国货的水平已经妥妥的世界第一,中国人不卷中国人,中国品牌已经普遍不骗中国人了,那今天的行业已经很好了,也不用再努力再进步了。 只是在我看来,国货普遍还任重道远,水平远远不够。虽然那个只追求安全微效的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很多人很多产品似乎还停留在那个时代。 让功效和证据卷得更凶猛些吧! 参考资料: 《骆王宇的眼泪,能拯救晚安粉吗?》 《专业抗老治痘医药成分:维A家族》,作者:鲍峰,来源:成分控 《去死皮?胶原新生?改善微循环?美白?证据呢?》,作者:鲍峰,来源:成分控 《考评未达标!头部检测机构也被暂停权限》 《最后10天!品牌与检测机构准备好了吗?》 《第三方检测龙头华测检测等5家检测机构被暂停检验信息系统使用权限》 视觉设计:乐乐 ·END·
作者 | @夏天童鞋01
02
03
微信排版:高高
原创文章,作者:聚美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43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