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山东的原料技术高地,赋能国货品牌。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迅猛发展,“美丽经济”被提升到重点发展板块,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促进化妆品发展的政策和行动纲领。同时,AI技术、合成生物技术、中草药植萃技术等新技术新概念不断赋能化妆品行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护肤,已然成为潮流。
9月22日,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和山东北方美谷化妆品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科技护肤创新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本次论坛在“科技引领,融合发展”的主题指导下,深入地阐释科学护肤配方重要性、化妆品功效机理,肯定了科技支撑化妆品开发思路,提出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原料升级,巩固山东的原料技术高地,赋能更多国货品牌的发展思路。
山东省工信厅负责人,山东省药监局负责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何聪芬,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部刘璐,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博士郭学平,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桂欣,品观、CiE美妆创新展创始人、董事长邓敏,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瑷尔博士研发总监李燕,华熙生物研发工作室负责人、护肤品研发总监王玉玲,齐鲁工业大学教授许静等重要嘉宾均出席了本次论坛。
植物原料
是尚待挖掘的宝藏资源
近几年,功效化妆品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前,消费者的护肤理念已经从功效护肤细分出了植物功效护肤,开始追求更天然、自然、绿色的植物资源护肤产品。
据数据显示,2012-2025年,全球天然有机化妆品销售收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天然有机化妆品销售收入为61.584亿美元,2022年为119.68亿美元,达到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56.63亿美元,增长接近300%,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成为拉动化妆品市场的巨大引擎。
作为植物资源大国,我国有大量特色植物资源。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在《开发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的思考》中表示,“中国生态环境多样,有3万多种植物资源,种类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居世界第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但是被开发作为植物提取物原料的有3000多种(植物只要1000多种,涉及植物原料3000多种),仅占《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的三分之一,植物资源被深度挖掘的空间很大。中草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瑰宝,《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都大量记载了我国特色植物的药用价值。
“中草药的探索已经持续了两干多年,170余种中医药著作记载了1000余首美容方剂。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颜江瑛强调。所以,中国本土的植物原料是尚待挖掘的宝藏资源,但也面临着各种开发瓶颈。
“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颜江瑛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需要全行业同仁共同去思考的问题,标准的定义是精准开发的前提。除此之外,投入不足,起步晚水平相对较低,标准管理、体系、研究不健全等均是目前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遵循这5大发展理念,共同推进植物资源开发。”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颜江瑛提出了5点建设性意见,并指出特色植物资源丰富,研发、生产还存在很多挑战,需要行业同仁共创共进,共同努力。
深度解析科技护肤的科学命题
化妆品行业近年来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消费者的护肤选择从有得用、用得好到用什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趋于多元化、精细化、理智化,“一瓶多用”的时代逐渐过去,慢慢形成了当前成分时代、功效时代的雏形。
而成分党、功效党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科学护肤普遍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他们对科技护肤有着更细致追求,深入了解护肤产品的开发逻辑,并影响着身边的人对护肤概念的理解,在护肤上更为科学、细分,追求精细护肤、科技护肤。
在如今“无功效,不护肤”大环境下,科技护肤已然是市场竞争主流,推动着化妆品产品往研发壁垒更高的科技型产品发展。科技型产品的研发,则要先研究透化妆品功效机理,深层理解产品开发的精准路径。
现场,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何聪芬,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瑷尔博士研发总监李燕,华熙生物研发工作室负责人、护肤品研发总监王玉玲,齐鲁工业大学教授许静四位重磅嘉宾均从不同角度解析了科技护肤的底层原理。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何聪芬在《皮肤表面脂质组学研究与精准护肤》主题演讲中表示,“皮肤脂质是影响皮肤状态的重要物质,也是化妆品研发的重要依据。它的变化是产品功效评价的手段,对皮肤脂质组分析可挖掘产品新功效、新宣称。”
在她看来,不同人群、不同肤质、不同部位的皮肤脂质均有所差异。充分了解导致某一个症状 (如面部痤疮, 皮肤敏感等) 的发生的生化过程和物质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护肤,即“基于皮肤分子生态研究的精准护肤”,为个性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皮肤科学问题为导向,精准分析同一症状的不同原因,这是更有针对性的“对因护肤”。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瑷尔博士研发总监李燕则分享了《基于微生态理论的产品开发思路》,她表示,“作为人体的第二大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是由细菌、 真菌、病毒、 螨虫和节肢动物等各种微生物与皮肤表面的组织、 细胞、 各种分泌物、 微环境等共同组成,调控着我们皮肤的状态。皮肤微生态的平衡不仅仅是皮肤微生物的平衡,还包括宿主以及外部环境的平衡,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共同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的平衡。”
在对中国人群皮肤微生态深入研究后,福瑞达科研团队发现皮肤菌群与皮肤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状态下的皮肤菌群及代谢情况,针对皮肤菌群科学筛选原料及产品剂型,从而调节自身皮肤微生态平衡,改善不同肌肤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皮肤微生态科学护肤体系的建立在皮肤护理领域将使产品更精准、有效、安全。
华熙生物研发工作室负责人、护肤品研发总监王玉玲重点解读了《经表皮驻留载体技术与科技护肤》,她认为,技术与成分的协同,成为了科技护肤时代的特色。优质的活性成分需要通过适合的技术实现经表皮递送,提高活性成分的利用效率,如经表皮驻留系统,其以活性物经角质层后驻留在活性表皮层或真皮层为目的,提高活性物功效,同时降低活性物血浆暴露。经过对透明质酸传导作用的基础研究,搭建了以透明质酸为核心的Hyatarcol®传导技术平台,通过透明质酸复配技术、透明质酸与制剂技术结合等手段,实现了活性成分的精准管控,华熙生物也将该平台技术应用到BM肌活、润百颜、甜朵等品牌产品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科技护肤体验。
齐鲁工业大学教授许静则在《胶原多肽功能材料及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演讲中分享道,胶原产业是万亿级产业链,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化妆品功效因子、高端精细化学品等材料在工业应用中被广泛应用。而胶原蛋白类化妆品原料并非简单的单体混合,需根据多种特性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历经15年的探索,许静提出胶原蛋白分子二级结构与化学反应转化率的相关性,建立了结构-接枝率-功能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胶原蛋白功能化妆品原料开发关键技术,研制出多款新结构胶原蛋白化妆品原料。
显然,化妆品背后蕴藏了许多高新技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随着消费者对护肤概念的深入了解,以科技为支撑的产品将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化妆品企业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和研发高品质、安全的科技产品,将是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归途。
国内产业法规现状拆解
探讨科学传播最优解
近几年,能明显感觉到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在蓬勃发展,如润百颜、夸迪、颐莲、瑷尔博士、半亩花田等一系列高美誉度的国货品牌崛起,开始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甚至有赶超迹象。而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愈发收紧的法规监管,规范着高速发展下凸显的问题。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部刘璐聚焦《化妆品原料法规现状与思考》主题,对我国化妆品原料法规现状做了详尽解读,他表示,“《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老条例是化妆品安评技术考核的基础,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的成熟,《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新条例的监管内容日趋细化和丰富,主要在安全评估制度、新原料的风险分类管理等方面对原料管理进行了优化,如仅对高风险的化妆品新原料实施注册管理,极大缩短了低风险新原料进入化妆品行业的周期。”
从监管法规的发展脉络来看,我国化妆品行业正在高度发展中,相关法规的日趋健全完善昭示着行业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化妆品进入“功效管理”时代。这对化妆品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市场、监管、消费者的变化,使化妆品企业不得不去思考科学传播的路径。在功效时代,帮助消费者理解功效护肤成为企业的任务之一。”品观、CiE美妆创新展创始人、董事长邓敏在《科技传播新思路》主题演讲中讲道,科学的传播要做到准确性、可理解性,提升全行业的科学素养。
在她看来,科学传播要将科技语言精准转化为市场/消费者语言,用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将科学护肤有效地传播到公众群体中。
原料作为化妆品的“芯片”,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功效的基础与关键,化妆品市场之争也就是原料之战。在科技护肤时代,化妆品品牌已然开始拼“独家原料”。
如何利用原料升级,打造技术壁垒,有效赋能国货品牌?原料企业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以助力品牌方的产品开发?中国原料已经成为国货品牌核心竞争力要素,在中国美妆行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在圆桌对话《原料科技升级 赋能国货品牌》中,或许能找到些许解题思路。
国家药监局高研院特聘专家、山东北方美谷化妆品研究院副理事长唐子安表示,原料的创新与应用,确实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20多年前,国际品牌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是以产品为核心,现在出现了一个现象,国际品牌在逐渐垄断原料。因而,我们要重视原料的发展,不要等人家“杀”进来再重视,我们要先自主研发形成技术壁垒,才能赋能国产品牌的发展。其次,当前国内原料厂商多关注功效原料,但它只占当中的10~20%,基质原料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等基质原料是国内要引起重视,否则在化妆品最根本的舒适性上还要受控于国际原料。此外,原料的开发不应紧盯稀有植物,更应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从常见的植物出发,研发出能被人耳熟能详的活性物原料。原料的科技升级,需要化妆品、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以及院校、研究机构等共同协作提升与创新!
做药物开发出身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亚东则认为,未来在原料应用上更多的是成分单一的单体原料应用,以及原料的制备技术应用,并且要做细做专做深,才有可能成就一个品牌。同时他也认为,国内原料在基础大料上相对滞后,只有基础大料和功效原料并驾齐驱才有可能助力国货品牌发展。此外,原料创新需要更多跨学科的人才参与研发。当前的新原料功效评价在按照做药的思维模式走,对新原料的功效和安全性评价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化妆品比做药要难得多,它用最难的吸收方式,最复杂的体系,去解决一个机制还不明确的皮肤问题,这是非常难的。它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个度要把握得非常好。
夸迪品牌主理人枝繁繁则是从品牌端的角度出发,表示“品牌从出生就肩负着把创新原料应用到实际功效品牌里的使命。其实我们一直想要做的是中国配方,具有基础科研功效,能够帮助女性的皮肤变得更美好,甚至老得更慢一点,带来快乐、愉悦体验的真正的中国配方。而且品牌是与消费者直接建立关系的一端,也肩负着把消费者的声音、产品配方的理解反馈给原料商的责任,从而开发出真正具有产品生命力的配方。为此我们创造了一种共创模式,华熙生物、原料商、品牌三方组成共同体,各自发挥优势,一起把台子垒得更高,开发出世界跟风的成分或产品。当这个产品的科研是经得起推敲且有用的,消费者是愿意给中国成分掌声的,愿意把产品或成分推上他们认为的位置和高度。”
济南马鲁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神秘博士创始人刘克楠则认为,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了解也是当前原料企业所应重视的。其实国内并不缺创新的原料,缺的是懂消费者的品牌或企业,了解消费者是原料技术的核心之一。其次,原料商不仅仅要发力活性成分原料,更要在原料剂型上有所改变,提供组分、配方、应用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带出爆款产品才能带动品牌。
汉肽生物创始人殷世清认为,原料开发最重要的是科研精神,把质量做好,加上品牌的应用与推广,为原料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商业环境,才能助力原料从全国走到世界。此外,在植物提取物板块上,植物提取物的应用非常普遍广泛,不仅仅是化妆品行业,在健康领域也备受关注。功效、终端体验应是其主要的竞争力,过于追求收益和降低成本并不利于长足发展。
而在关于原料该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上,五位嘉宾均认为,原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科研、企业、政府的共创,在研发端、应用端、政策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紧密、联动的合作关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才能共同推动原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深入研究化妆品功效机理,以科技为支撑的产品开发,到配方研究的科学阐述,再到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科技护肤创新高峰论坛”众多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原料的升级之路,在思想的交流中巩固山东的原料技术高地,必将实现山东省化妆品的高质量发展,为北方美谷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赋能更多的国货品牌。
正如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桂欣所言,“这次会议,是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落实《山东省促进化妆品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北方美谷产业发展的一次大会。未来,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和山东北方美谷化妆品研究院,将会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与会员单位和省内外美妆企业深入沟通需求,更好的起到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也会继续举行美妆供应链展,促进实现山东美妆的强链补链。”
显然,这只是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推动山东省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未来山东省还将在更宽阔的舞台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寻找更多赋能行业发展的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i美妆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44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