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寒意似乎让这个秋天多了一丝凉意。但从医美企业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动辄1万起的高端医美产品,即便是在消费恢复趋缓的背景下,依旧涨势喜人。
“消失”的口红效应
然而,当经济持续疲软,收入缩水,中产阶级消费信心明显受挫,医美、化妆品这种可选消费,本身也应当归于收紧范畴内。但医美领域的高端品牌,却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爱美客嗨体市场终端价1500-3920元,濡白天使针市场终端价12800元,今年上半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90%、139.00%,实现了飞速增长。而根据三季度业绩预告,各产品线尤其是玻尿酸产品的销量、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显著增长。
对比玻尿酸,再生类医美产品的维持时间更长,具有自然抗衰效果,从其价格定位来看,每支通常在10000元-20000元左右,依然主打高端群体。
国内再生类医美产品获批产品仅有4款。其中,华东医药“少女针”上半年实现收入近5亿元,同比增长90.66%。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口红经济不再局限于商品本身,衍生出更多表现形式。在绝大多数行业,口红经济依旧适用于当下,典型如美妆市场的口红经济效应愈发明显。然而,与之强联系的医美却是相反。
尽管这其中有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的因素,但医美领域口红效应消失背后,更多是用户群体消费倾向的变化以及产品本身的驱动。
背后的核心逻辑
在这背后,是用户群体消费倾向的变化。根据招行财报数据,2022年,私行(1000万元以上)、零售(50万元以下)、金葵花(50-1000万元)的人均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0.6%、6.0%、-0.8%,即一高一低的私行客户、零售客户资产扩张,而代表中产阶层的金葵花客户资产受损。
金字塔尖的富裕阶层,收入持续增加;规模庞大的中产收入则缩水。在这种背景下,囿于经济压力,中产阶级消费升级行不通了。
那么,为什么高端医美恰恰相反呢?从购买力及用户结构看,医美属于中高端可选消费,高端及粘性客群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影响较小,医美消费主要靠此类客户拉动。
换句话说,高端医美产品依然取得强势增长,本质是消费者依然存在对于能提供更优质效果产品的消费升级需求,加上高端客群的消费力并未受到影响。某种程度上,这在美妆市场也得到了体现。
尽管国外大牌增长不及国产品牌,但奢侈类化妆品业绩依然增长不错。欧莱雅在去年业绩会上提到:超高端板块拉动护肤业务增速超过市场3倍。同时,海外品牌中的大众系列,比如宝洁旗下的OLAY等,表现也很好。与其说这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消费分化。
来源丨氨基观察
编辑丨Sasa
原创文章,作者:美博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490820.html